HomeProducts and ServicesSolutionCasesNewsAbout Us
Home
Products and Services
Solution
Cases
News
About Us
400-1077-178

未来5年智能制造路线图出台「建500个示范工厂」

2022年01月14日

工信部等八部门28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未来五年智能制造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对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规划》结合各行业的特点与差异,对传统产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进行了部署。

比如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等需要,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建设基于精益管理、柔性生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远程运维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

再比如原材料领域,重点满足安全生产、降耗减碳、提质降本等需要,实施大集团统一管理下的多基地协同制造,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资源高效配置和智慧决策支持;针对民爆、矿山、危化品等危险性较大企业推广少人无人作业,要实施安全一体化监控;实施大型制造设备健康监测和远程运维,保证流程安全运行;打造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全产业链优化。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从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大家都有共同的关注点:

  • 一是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和装备、数字化车间等是大多数传统产业所需要的;

  • 二是新冠疫情以来,传统制造企业都意识到应该尽可能打造一个好的供应链生态,因此智慧供应链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 三是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因此传统产业还应关注双碳问题,需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并且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从企业生产全过程综合考虑。

《规划》多处提到了要构建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此前我国已先后发布三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船舶、石化、建材、纺织等14个细分行业构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成近200个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发布300余项国家标准,基本覆盖生产制造全流程各环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实施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走深走实。定期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筑牢标准顶层设计框架。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制修订和试验验证,加强现有标准的优化与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的有效衔接。加强标准的推广实施,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标准群。

为保障各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规划》还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6个专项行动。


Get the Free Plan
×
Apply online
Apply online
A product consultant will contact you within 24 hours. While waiting, you can scan the QR code below to follow our official accoun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xhzqsoft@gmail.com.